字級:
小字級
中字級
大字級

讓家宅成為道場

讓家宅成為道場
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家,每個人也都渴望擁有一間自己夢想打造的家,這個家,是凜冽寒冬的溫暖處所、是風雨世界的最佳港灣,它就像個繭,能包覆存在其中的人,使其卸下武裝,以最真實的面貌得到全然的休息與滋養。但是,有人坐擁好幾棟房子,卻沒有一處有「家」的感覺;有人只有一間簡陋的小屋,就已幸福滿懷。每個人與家庭,都深深糾結著或正面、或負面、或曖昧難解的情感關係,人與「家」之間的牽絆與疏離,其實反映了自我內在種種隱晦不明的情愫。
《華嚴經.入法界品》講述善財童子求道的故事,當他參訪最後一位善知識普賢菩薩之時,前一位善知識並未告知普賢菩薩身在何處,善財遍尋不著,外求的心在收攝內觀、歸返心源之後,頓然領悟,原來道不在外,就在自家,風光無限,剎那間,善財即見自身和普賢菩薩共坐佛前。在我們尚未找到自家風光,歸返真正的家園之前,「家」與我們有著複雜的情感羈絆,密切而擺脫不了,只有轉化和超越外在的「家」,內在的「家」才有機會躍然而出。
家的愛與愁
我們與這個世界最初接觸的生活空間就是家,家是我們生命歷程中的第一個宇宙,這個宇宙形塑了我們的人格特質。家庭中每個成員的性情、生活態度、教育理念、處事方式……,交互影響著彼此之間身心靈的全體結構。而塑造我們生命型態發展的,不只是與家人之間的關係,還包括家的物質空間。
在貧富差距懸殊的環境,貧困者會因家宅的簡陋而自卑,富貴者則以家宅的豪華而驕慢,就社會形象而言,家宅是社會地位的象徵符號,於是,評價家宅空間的優劣,又加深了人的分別對立性。家的物質空間雖然會影響人格的發展,但當人過度追逐「家」的物質空間時,「家」的本質空間就會隱遁消失。
面對物質空間,《華嚴經》呈現的是物質的正面作用。〈入法界品〉的善財童子,累世廣修福德而出生在福城的富貴家庭,這個城市的每個家庭都富裕豐饒,大家的出生背景相當,富貴不再是誘發人比較分別心的因素,反而成為修道人求法過程中的福德資糧,富貴展現的是善的因果循環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當中,以「家」為道場的善知識,也都以豐盛的日常物資作為「先以欲勾牽,後令入佛智」的方便道,再為來「家」作客的大眾開示佛法。
廣開八門,廣修供養
第十五參法寶髻長者,是位擁有十層大樓的富豪,這位富豪不僅不作任何防護小偷光顧的措施,反而廣開八門,讓人方便出入,隨意取用家中的財物。作為一家之主的大家長,肩負著家族生計和建立家風的雙重責任,一般家長為了家中生計,在財物上必然量入為出,像法寶髻長者如此大氣魄的作風實屬難得,即使是大富豪也難得一見。許多富豪過世之後,子孫未必因為優渥的物質條件而幸福美滿,反而可能為了爭奪遺產而紛爭不斷,或因錢財得之太易而敗壞墮落。家產可能導致禍患,但是良好的家風必能樹立子孫優良的內在人格,而且「兒孫自有兒孫福」,每個人有其各自的因果,如果深知因果之理,就不會執著將錢財藏於己身或留給兒孫,所以,有智慧的一家之主是留傳好的家風給子孫。然而,如何將家產轉化為優良家風?法寶髻長者利用家宅的空間,讓豪宅變成道場,具體呈現《華嚴經.普賢行願品》中「廣修供養」的精神,樹立了綿延無盡的慈愛與智慧的家風。
法寶髻長者的十層八門大宅,是將大樓的一樓到四樓分別布施食、衣、住、行各方面的豐美物資,五樓至十樓設置不同階段的修行方法,包括講經說法、禪坐、菩薩道,乃至究竟成佛等等修法。具足慈悲願力的長者,悉知眾生物質需求不能滿足的痛苦,所以他從一樓到四樓廣設各種民生物資,讓飢寒的人溫飽、貧困的人富有、無家的人有歸,滿足所有人的物質欲望;人在物質需求滿足之後,心靈渴望滿足的需求也會應時而生,於是長者在空間設計上,巧妙地將修法空間規畫在上層,五樓開始轉入心靈的度化,每上升一層,生命的境界也跟著向上翻躍。長者將豪宅變成道場,無異是將家風提昇為道風了。(摘自尋找善知識:《華嚴經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)
TOP